联系 联系:QQ303998284

周家巷里状元缘之五——周季麟太湖筑堤

文◆  周湖岭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一首《明日歌》,家喻户晓,不知激励了多少后来人。作者钱福,明朝状元。
  钱福自幼天资聪敏,才思过人,七岁即能作文,少年时即为名秀才,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三十岁的钱福,赴北京会试,主考官是两位大学士刘健、李东阳,都当过内阁首辅。殿试廷对三千余言,词理精当,不用草稿,获第一名,进士及第,高中状元。任职翰林院修撰,更致力于诗文,雄视当世;才高气奇,数千言立就,词锋所向,无人可与抗衡。又工八股文,王夫之称与王鏊齐名,曰“钱王两大家”。性坦率,喜饮酒,每饮至醉,往往言语伤人,因而不为同列所喜,致招谤议。
  弘治六年(1493年)任会试同考,后借口病退,读写为业,不再入仕,史书的记载神龙见首不见尾。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病故,终年四十四岁。著有《鹤滩集》,《明日歌》即其中之一,流传甚广。
  据同治《湖州府志》卷四十三-经政略-水利,记载:“宏治七年(1494年),浙江参政周季麟重筑湖堤,自乌程抵宜兴界七十里。钱福《记》云:开导太湖上流,爰得周忱所筑湖堤故迹,诹众兴工,复窦其堤,以通溇港者二十九,为石桥于堤二十六。旱潴涝泄,不惟不能为害,而且为利矣。长兴邢志。
  宏治七年,即1494年,浙江参政周季麟从乌程至宜兴界重筑太湖堤七十里,状元钱福还为此专门写过记文。
  周季麟,字公瑞,江西修水县宁州古城三王巷(今周家巷)人,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浙江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先后巡抚甘肃、陕西、顺天。弘治十八年(1505年),以病乞归。后刘瑾擅权,以事罢官,又罚米数百。刘瑾被诛,按例复官,未用。正德十三年(1518年)十二月去世,七十四岁,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谥僖敏。
  乌程,古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公元前223年,秦朝时期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
  长兴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西南岸,浙皖苏三省交界,与湖州市安吉县、吴兴区和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接壤。
  内阁首辅、大学士杨一清撰周季麟墓志铭有周季麟在浙江治水记载:弘治庚戌,1490年,周季麟升迁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分守浙江东西诸郡。浙江西部地区发洪灾,平地都被大水淹没,死伤众多。户部侍郎吴原,奉命赈灾,采纳周季麟的方案,筹集粮食,劝捐物资,井井有序,老百姓得到救济。工部侍郎徐贯,奉命督治江南水利,也都听取周季麟的意见,而杭州、嘉兴、湖州则单独由周季麟负责,如王江泾、太湖、西湖等圩岸、溇港修筑疏浚就是周季麟功劳,老百姓至今感激他。
  《雍正浙江通誌》和《同治湖州府誌》简略记载了弘治七年,1494年,布政司左参政周季麟在杭州、嘉兴、湖州治理太湖圩岸、溇港的事迹,并注明这些记载都源于明朝状元钱福的《重筑湖堤记》。
  《雍正浙江通誌》记载:“弘治七年,布政司参政周季麟度地为堤,通溇港,备旱潦,湖不为害。
  并注:钱福《重筑湖堤记》:天子御极之七年,延访能言水利者,授工部侍郎徐公贯同巡抚都御史新昌何公鉴经理东南。二公既审知东南巨浸在太湖,迺巡湖之下流,得浦渎入海者,躬督常、苏、松三郡疏濬之,而以湖之上流授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江西周公季麟治之。周公乃按湖郡,躬历乌程、长兴之涯而叹曰:是在禹贡所谓震泽者也。泽以潴水,而震蕩不定,故难为功。跨湖、苏、松、常四郡,所潴既大,下流难疏。于是得周文襄公所筑湖堤故迹,而诹众议兴复。湖守河南郑君宏、贰守广东何君文英、治农判山西杨君清咸曰:此吾守土亲民之责也。遣长兴丞江西胡君健量度地势,自乌程抵宜兴界,凡七十里,咸堤焉。其崇为一丈,广与崇仿而加尺者五,复窦其堤以通溇港者二十九,为石桥于窦二十六。旱潴涝泄,不惟不能为害,而且为利矣。用人力者四千,用粮者八百余石。功始于某月,落成八年《乙夗》。是岁秋,果大有。
  同治《湖州府志》卷四十三-经政略-水利:“天子御极之七年,授工部侍郎徐公贯同巡抚都御史新昌何公鉴经理东南。二公审知东南巨浸在太湖,迺巡湖下流,得浦渎入海者,躬督常、苏、松三郡疏洗之,而以湖之上流授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江西周公季麟。周公曰:是禹贡所谓震泽也。泽以潴水,而震蕩不定,故难为功。于是得周文襄公所筑湖堤故迹,而诹众兴复,量度地势,自乌程抵宜兴界,凡七十里,咸堤焉。其崇一丈,广与崇仿而加尺者五,复窦其堤以通溇港者二十九,为石桥于窦二十六。旱潴涝泄,不惟不能为害,而且为利矣。用人力者四千,粮八百余石。功始于某月,落成八年乙卯,是岁秋果大有。钱福《重筑湖堤记》。
  那么,状元钱福的《重筑湖堤记》又在哪里呢?在《长兴县志》和《同治湖州府志》上。全文校点如下:
  重筑湖堤记 石佚。据顾志载文
  福观:方今天下之言水利害者,北要于河,南要于太湖,而江、汉、淮、济已混河为一流,而江汉自岷嶓以低于海,崇岗夹障,天设其堑,害之及民田者良鲜。唯河当中原奥区,而国漕于资,太湖包东南膏腴,而国赋攸仰,其为害也甚大。二水之害不去,而天下之利不可以言兴。
洪惟我圣天子御极之七年,河决张秋,旣命重臣塞之,复访能言水利者,得其策,授工部侍郎徐公贯、同巡抚都御史新昌何公鉴经理东南。二公旣审知东南巨浸在太湖,而又禹之术自下者始,迺寻湖之下流,得浦渎入海者,躬督常、苏、松三郡疏洗之,而以湖之上流授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江西周公季麟治之。
  周公乃按湖郡,躬历乌程、长兴之涯而叹曰:是在禹贡所谓震泽者也。泽以潴而震荡不定,故难为功。志称纵广二百八十三里。周三万六千顷,跨湖、苏、松、常四郡,所潴旣大,下流难疏,势亦未易。逆风激涛,乘雨涨溢,湖郡之害自若也。以予相堤为便。于是得周文襄公所筑湖堤故迹,而诹众议兴复。时相顾各不敢辞言。周公笑曰:若等惮功大难就乎?传曰:不一劳者不永佚,图大事不惜小费,捐膏腴亿万顷鱼鳖,而令吾赤子茹草啮木以偿公税,孰与一时之劳费乎?
湖守河南郑君宏、二守广东何君文英、治农判山西杨君清咸曰:此吾守土亲民者之责也。肄遣长兴丞江西胡君健量度地势,自乌程以底宜兴界,凡七十里,咸堤焉。其崇为一丈,广与崇方而加尺者五,复窦其堤以通溇港者二十九,为石桥于窦二十六,旱潴涝泄,湖不惟不能为害,而且为利矣。
  其用人力者四千,而下不吿惧;用人粮者八百余石,而公不吿乏,皆周公所区画,郑守及长兴杨君所协赞也。若夫专以其职往来督成之者,则浙江按察司佥事西蜀阴君子淑焉。其始于某月,落成某月,是为八年乙卯也。是岁秋,果大有。
长兴之民乃沿堤而歌曰:
  频年凶兮兹则丰,公税登兮衣食充。湖不为害兮利则崇,堤兮堤兮谁之功?
  又歌曰:湖昔震兮兹则定,前文襄兮后参政,二周公兮吾以为命。杭堤姑苏兮,今周姓周公闻。
  《顾志》,钱福撰,洪武(应为弘治)八年(1495年)立此记刻石在神武门外,不知何人磨灭。今购得其文,末数句姑阙之。
(状元钱福的《重筑湖堤记》)
  综上所载,1490年,周季麟升迁浙江布政司左参政,这一年钱福中了状元。1493年,钱福托病归乡上海松江。1494年,周季麟在杭州、嘉兴、湖州治理太湖圩岸、溇港,1495年落成。同年,钱福撰《重筑湖堤记》,刻石立于神武门外。碑刻后来不知被谁磨灭,又经购买得其文字,《重筑湖堤记》才得以保存。

  朝廷派工部侍郎徐贯、巡抚都御史何鉴治理江南水患,太湖的上流又分派给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周季麟单独负责。周季麟到达太湖后,亲自到乌程、长兴的太湖沿岸实地考察,感叹说:太湖确实是《尚书·禹贡》所说的震泽。一旦聚积大水就震荡不定,难以治理成功。志书上说,太湖长宽二百八十三里,面积三万六千顷,跨湖州、苏州、松江、常州四郡,所储水量大,下流难疏出,情势也就不能改变。遇风激起浪涛,乘雨又水涨外溢,湖郡水害就来源于此。治理的办法以修堤较为合宜。于是找到周忱所修湖堤的旧迹,征集众人意见,商议兴复湖堤,当时大家相顾都不敢发言。周季麟则说:一劳永逸,不一劳者不永逸,做大事不惜小钱。让亿万顷肥沃土地成为渔场,让我们百姓的粮草都成为鱼食,与一时之劳哪个更合算?
  湖守河南人郑宏、二守广东人何文英、治农判山西人杨清都说:这是我们地方官的责任。于是,由长兴县丞江西胡健测量地形,自乌程至宜兴界,修筑高一丈,宽一丈五,长七十里的太湖堤。疏通溇港二十九条,修建石桥二十六座,旱时可以储水,涝时可以泄洪,湖水不仅不能为害,反而变害为利。
(长兴县志 重筑湖堤碑记 钱福撰 刻石在神武门外)
  次年,弘治八年乙卯湖堤筑成,所用人力和粮食都是周季麟筹划,郑宏及长兴杨清协助,浙江按察司佥事西蜀人阴子淑则专职往来督促。
  这一年的秋季,果然发大洪水,太湖地区得以安然无恙。
  长兴民众很感激周季麟,编了两首民谣,在湖堤地区传唱,歌词:
  频年凶兮兹则丰,公税登兮衣食充。湖不为害兮利则崇,堤兮堤兮谁之功?
  又歌曰:
  湖昔震兮兹则定,前文襄兮后参政,二周公兮吾以为命。杭堤姑苏兮,今周姓周公闻。
  湖州市环湖大堤。它绵延数十公里,默默地守护在太湖湖畔。它是抵御太湖水患的“最前沿”,是培育湾区经济的“主阵地”,是串联杭、嘉、湖文明的“大走廊”,承载着数十条湖溇港,诉说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此外,周季麟还修筑疏浚王江泾、西湖等的圩岸、溇港。
  周季麟重筑太湖堤,为太湖地区的人民做出了贡献,状元钱福为此撰记,可谓周家巷里状元缘。
  状元钱福《明日歌》之后,又有人作《昨日歌》与《今日歌》,以励志。
  《昨日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聊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昨日歌》与《今日歌》的作者是文嘉。
  文嘉(1501年-1583年),明代诗文作家、书画家,字休承,号文水,长洲(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江南才子文徵明之子,文彭之弟。他家学渊源,又天资夙成,与状元钱福比,他则是晚辈,状元去世时,他才4岁,两人人生没有什么交集。
  文嘉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侄孙,父文徵明之曾孙,兄文彭之孙,侄文元发之子文震孟,也是一位状元。湖岭在《周家巷里状元缘之二》中讲过。
  文震孟才学过人,但九次参加科考都以失利告终,可以说是科考专业户,第十次科考碰上江西修水人周希令是他的主考官。周希令慧眼识才,把文震孟列为所任分房第一。在后来的殿试中,文震孟又超常发挥,高中第一,中了状元。所以,以古代的说法,状元文震孟是周希令的门人。
  周季麟后来巡抚甘肃、陕西、顺天,功勋卓著,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谥僖敏。墓志铭志首载“赐进士及第,太子太保,户部尚书铅山费宏撰文”、“赐进土及第,礼部尚书太毛仓毛澄书”、“赐进士及第,刑部侍郎鄱阳胡韶篆盖”。一人撰文,一人书,一人篆盖,撰文的费宏是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书写的毛澄是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状元,这些湖岭在《周家巷里状元缘之一》中讲过。本文为周季麟撰重筑湖堤记的钱福是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状元,他们三人可是连续三届的状元啊!皆是周家巷里的状元缘。
(重筑湖堤记 石佚 据长兴顾志载文)

2022.8.16 修水周族人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85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