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联系:QQ303998284

周期雍与王阳明南赣之缘

文/ 周湖岭

  “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这是一代圣贤王阳明予周期雍的至高评价。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亦称王阳明。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播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明隆庆二年 (1568年),诏赠新建侯,明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 “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于此之后,众人给他的评价只高不低。
  王阳明被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如神。《明史》评: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也成了许多后人平判圣人的标准。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梁启超认为纵观华夏五千年,在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其中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

(“名世真才”题额系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御赐)
  其父王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明弘治十二年(1499)王阳明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吉安)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
  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王阳明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十六抵赣开府上任,亲自率领精锐屯兵上杭,荡平漳南为患数十年的山贼。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就被南赣巡抚王阳明平定。
  王阳明“立言”创立了“阳明心学”,“立功”则在于三个战绩:平定南赣匪患、平定宁王之乱、平定广西叛乱。其中平定南赣匪患、平定宁王之乱两大战绩都发生在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时期。
  周期雍此时正赴任福建按察司漳南道兵备佥事,管辖王阳明巡抚的四州中的汀(州)、漳(州)两州,是王阳明下一级,从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
  周期雍(1479年11月15日—1551年4月13日),字汝和,号泉波,江西宁州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南京御史,福建兵备佥事,浙江参议、参政,湖广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刑部左右侍郎,右都御史,刑部尚书。
  王阳明比周期雍大七岁,早三届考中进士。周期雍原本可以早一届中进士,据汪宗元撰《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记载:“弘治甲子(1504)魁於乡,乙丑(1505)上春官,尚书公以刑部郎预试事,延引避”,1505年,周期雍因其叔周季凤参预当届试事,依例避嫌,推延到下一届,1508年,参加会试殿试。
  在准备下一届科举考试的三年中,“中丞公适巡抚顺天,谕令卒业太学,每谕天下事难,边陲经撂亦嗜究必。”,叔祖中丞公周季麟当时正巡抚顺天,令周期雍结束在太学的学业,跟随学习,教谕分析天下大事,边境军事也仔细研究。
  毛奇龄(1623-1716)在《西河合集》中说:“明三百年多文臣用兵,而季麟以畏寒之躯,黾勉边陲间,观其处哈密一事,张大国体,济以德威,使诸番构祸于此暂息,其以方之魏尚之守云中,李绩之督并州,又宁有憾焉。”
  毛奇龄把周季麟比作汉文帝时的著名将领魏尚守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镇守边陲,防御匈奴;比作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李绩督守并州(其地约当今内蒙古河套等地),大败突厥。
  周季麟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甘凉、西域,军功卓著,《赠右都御史周季麟诰》中称赞周季麟“远抚甘凉、西域,成兴复之效;再巡陕、蓟两地,收镇靖之风”。内阁首辅、大学士杨一清在周季麟神道碑中说:北控胡虏,西抚氐羌。 
  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周季麟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可见一斑。周期雍有周季麟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其间所获可以想象。
(《西河集》卷八十 第十七 页)
  从湖岭前文《周期雍在漳南道》中可知,周期雍去漳南道是丁丑(1517年),与王阳明抵赣上任是同一年,正德十二年丁丑,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至赣巡抚南、赣、汀、漳。周期雍丁母刘夫人忧,归家守制后复起,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兵备漳南道。
  周期雍离开漳南道是辛已年(1521年),与王阳明离赣也是同一年。正德十六年辛已,武宗崩,嘉靖即位,王阳明离赣升南京兵部尚书,周期雍丁继母忧,回乡守制。
  两人是同一年去的,也是同一年离开的,在此共事四年,正因为这样的人生机缘,王阳明”立功”的前两大战绩周期雍都参与其中。
  王阳明文集中有五篇涉及周期雍,都与巡抚南赣期间有关,三份公文: 《批漳南道设立军堡呈》、《预备水战公移》、《犒赏福建官军》,一份回忆录《佛郎机遗事》,一份奏疏《举能抚治疏》。
  周期雍到漳南道的第二年,正德十三年(1518)十二月初三日,王阳明收到周期雍的设立军堡的报告,王阳明进行了批复,即《批漳南道设立军堡呈》。
  “据兵备佥事周期雍呈:“深田、半砂等处,负山滨海,地僻人稀,以致贼徒诱结,势渐猖獗。今虽议立军堡,一时未得完工,合行署都指挥佥事侯汴,暂且住扎南韶,设法擒捕。候军堡已完,行令遵照钦奉敕谕,前往武平县驻扎。
  ……
  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初四,王阳明对福建布政司发出《预备水战牌》,指示选募海沧水兵一万名,编成水战部队,由周期雍统领赶赴江西南昌、九江,准备潘阳湖水战,支援擒剿宁王朱宸濠。
  “……计此时南都必已有备,各逆党进无所获,必退保九江,如此则水战之具为急,不可不备。为此牌仰福建布政司即行选募海沧打手一万名,动支官库不拘何项银两,从厚给与衣装行粮,各备锋利器械;就仰左布政使席书,兵备佥事周期雍自行统领,星夜前赴军门,相机前进,并力擒剿。……
  朱宸濠六月十四日于南昌城发动叛乱,四十二天后的七月二十六日便被王阳明生擒活捉,王阳明对跟随自己奋战的各路官兵论功行赏。
  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十四,王阳明专门发布公文《犒赏福建官军》,大张旗鼓厚赏周期雍率领的福建官兵。
  “据福建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呈称:依奉本院案验起取上杭等处军兵,共五千余名,分委指挥刘钦、知县邢暄等;及起取漳州府海沧打手三千余名,行委通判李一宁等管领;本道躬亲统督,先后启行前来等因到院。
  ……
  今据前因,看得逆贼已经成擒,余党悉渐殄灭,除将各该官兵先行发回外,切照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八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各军兵快八千员名之众,首先各省而至。足见本官,勇略多谋,预备有素;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故一呼而集,兼程赴难。

  尽管福建省的漳南道与江西省城南昌府相隔甚远,约有一千七八百里,但福建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率领上杭等地军兵五千余名和海沧水兵三千余名,冒着酷暑于八月三日赶南昌,是江西之外最先到达的援军。
  正是在这篇公文书中,王阳明对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周期雍大加赞赏:“足见本官勇略多谋,预备有素。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
(王阳明语 周军强书)
  周期雍为何得到王阳明这么高的称赞?
  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撰《书佛郎机遗事》,记述了其中的原因。
  “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时逆濠奸谋日稔,远近汹汹。予思预为之备,而濠党伺觇左右,摇手动足,朝闻暮达;以期雍官异省,当非濠所计及,因屏左右,语之故,遂与定议。期雍归,即阴募骁勇,具械束装,部勒以俟。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适当见素公书至之日,距濠始事亦仅月有十九日耳。
  在宁王宸濠发动判乱的前一年,1518年冬天,周期雍曾因公事到赣州拜访过王阳明。当时,王阳明告知周期雍,朱宸濠谋反的迹象日渐明显,形势越来越迫切,正在考虑为此做些应对准备,但因为朱宸濠耳目众多,举手投足都被监控,所以无法如愿。而周期雍在外省福建为官,朱宸濠鞭长莫及,无法掌控其行动,所以王阳明与周期雍秘密商议好计划。
  回到上杭后,周期雍便开始准备,暗中招募骁勇士卒,阅武练兵,储武备军,以待有变。 宸濠果叛,周期雍早上收到王阳明的指令,傍晚就率兵出发。
  《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中记述此事:“己卯闻变,率之兼程而进,比至丰城,濠已就擒,阳明重公受谋,留公视南昌篆者三月。”
  义宁州方志曰:“道出南赣,谒都御史王守仁,会议军务。语及宸濠变生旦夕,雪涕而别。至汀漳,阅武练兵,奏立巡司,增逻卒,为长久计。宸濠果叛,报至,即日董师,兼程而进,至则濠就擒矣。解甲相见,衣刺官职、籍贯、姓名,阳明公奇之,留署南昌篆三月。”
  周期雍率兵日夜兼程,赶到丰城,宁王朱宸濠已被擒,七日后,到达南昌,王阳明对周期雍的到来很高兴,重公受谋,并留视南昌三月,应是此年十一月道别回漳南道。
  东正堂道:幸宸濠瞬息之间受擒,虽未用及福建兵,阳明先生心中之感,盖于犒赏之上。(《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二《奏疏·公移二·江西书》)
  周季麟巡抚顺天,周期雍跟随三年;王阳明巡抚南赣,留视南昌三月。
  虽然王阳明大张旗鼓进行了犒赏活动,但周期雍并没有因此得到朝庭的奖赏和重用。十年后的嘉靖七年,1528年,五月二十五日,五十六岁的王阳明,在病重的情况下,上奏《举能抚治疏》,举荐是因为“才识过人,可以任重致远。”,疏中说“当时以捷奏既上,随复谗言朋兴,各臣之忠勤,遂不及一白,臣为之每怀歉然。”,意思是周期雍没有得到嘉赏是因为当时谗言四起,忠奸莫辨,好坏难分,自己因此一直心怀歉疚。
  “切照广东右布政使王大用,湖广按察使周期雍,皆才识过人,可以任重致远。臣往年巡抚南赣,二臣皆在属司,为兵备佥事,与之周旋兵革之间,知其皆肯实心干事。
  江西未叛一年之前,臣尝与周期雍密论宸濠之恶,不可不为之备,期雍归去汀、漳,即为养兵蓄锐以待。及臣遇变丰城,传檄各省,独期雍与布政席书闻变即发。当是时四方援兵皆莫敢动,迄宸濠就擒,竟无一人至者,独席书行至中途,复受臣檄,归调海沧打手,又行至中途,闻事平而止。其先后引领至江西省城者,惟周期雍、王大用两人而已。当时以捷奏既上,随复谗言朋兴,各臣之忠勤,遂不及一白,臣为之每怀歉然。即是而观,其能竭忠赴义,不肯上负国家,亦可知矣。

  王阳明上疏后不久,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舟中。
  王阳明去逝后,1530年,周期雍以才望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1531年升太理寺卿,1538年升刑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1539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兼掌大理寺印,1539年6月升刑部尚书,以资政大夫致仕。常进呈讲议,侍从藉田,终成一代重臣。
  王阳明,一代圣人,眼光自然非比常人,他对周期雍的赏识,最终都得到了验证,正如云南太守周希张《乞赐恤典疏》中所奏,“入仕三十余年,历官一十二任,始终一致,老死无瑕。”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如一,终其一生,清白无瑕。

2022.8.16 修水周族人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85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