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武现
宗祠,是姓氏后裔供奉祖先、举行祭祀和商讨族内重大事情的一个场所,它记录着一个宗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脉络,每一栋宗祠就像“烙印”在每位姓氏后裔里的乡愁记忆,像“加盖”在广袤土地上的多彩“钤印”,更是中华大地上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给了后人一个丰富而美好的学术探究的向度和维度,广度和深度。
修水县城北诺大的古城,在民国三十三年,城北总人口8576人,建有各姓氏古祠堂129栋,涉及77个姓氏,祠堂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康乾盛世,更是达到顶峰。
根据世系、支派、堂号、迁宿地,后裔发旺等不同,小部分姓氏在修水古县城难寻到古祠堂和试馆的记载痕迹,大部分姓氏仅建有一栋古祠堂,少数大姓姓氏祠堂多的达六、七栋之多,如王姓建有七栋,我们周氏也建有宗祠栋和试馆一栋,这四栋周氏宗祠原来“长”得什么样,现在的“身体”情况又如何,今后又如何去“延年益寿”屹立古县城而不“老”?这是我们周氏后裔很是关心的“焦点”,在中华周氏修水联谊会召开前夕,笔者通过近几天寻觅、探访、考证周氏宗祠“来世今生”,以飨周氏后裔。
一、周氏濂溪祠,雄立王亚桥
周氏濂溪祠建于清代光绪年间, 迄今一百三十余载。其宗祠位于修水城北鹦鹉街15、17号。周氏濂溪祠的现在模样,是在原先基础上,近三年来在保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上修复的,整体结构应与原先一模一样。
周氏濂溪祠为两层砖木结构,一进四重两井,占地面积616.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16平方米。
从王亚桥这头走进鹦鹉街约30米处,周氏濂溪祠即耸立于此,其外观很是庄严,雄立在王亚桥桥头“黄金”位置,可想像当时周氏一族之财力,而镌刻在四方石柱上仍清晰可见的“周氏墙”三字,便无可否认周氏宗祠的存在与傲骄!
周氏宗祠前重为两个临街铺面,铺门为木雕花格门窗,斗拱刻有蝙蝠图案,意为“五福临门”。前三面墙上九个马头墙飞檐翘角,煞是壮观,青砖黑瓦,古朴厚重,气势恢宏。
石门竖于第二重,大门口上方石匾上刻有五个“周氏濂溪祠”行书大字。第二重与第一重相连,中间无天井,靠第一重铺门采光。堂内石鼓木柱,庄重古朴;厢房十四,木刻门窗;井檐四角,莲花吊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挨祠外左面建有附祠即17号,又名“二周祠”,与正祠共墙合壁,形成一个整体。一进四重一口天井,依地形以三级阶梯式组成。前重铺面与第二重紧连,天井与第三重并列。这样的设计即能采光又能节省地平面积,合理建房。前两重都配有阁楼。
笔者站到周氏濂溪祠后面高处看到,主祠和附祠连于一体,特别是前后左右马头墙和飞檐翘角,美观之至,震憾之余,对周姓先祖心生敬意!
周氏濂溪祠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迁修水后裔创建,周敦颐号濂溪先生,故祠名曰“周氏濂溪祠”。周敦颐是湖南湘潭人,曾在修水做过主簿,也就是现在的县委办公室主任之职。黄庭坚作有《濂溪先生记》,以赞美周公之精神风范和高超理学学术。
据记载,修水濂溪后裔宗亲祠堂,原有一幅对联,联为:
溪水潺潺一动一静理学奠基创太极
濂江清清育人育莲先祖清廉芳百世
二、周氏大宗祠,雄霸周家巷
另外一栋周氏宗祠建于道光十年,建祠年龄为“周氏濂溪祠”之大哥,坐落于修水县城北黄土岭周家巷五号。据记载,这条巷名原为三王巷,是建了周氏宗祠后,才改为了周家巷。可见当时周氏一族之霸气,这条周家巷是古县城中九井十八巷中一条有名的古巷道。
走进周家巷,首先特别亮眼的,就是周氏宗祠这栋古祠堂。高大石大门框和石墩,很有大哥派头,石大门框上镶嵌在墙内的青石板上刻“周氏宗祠”四字横匾,甚是唯美。横匾之上,雕花石头基柱上的两重木瓦亭盖和六个飞檐,颇见气度。整齐划一砖块挑檐下,画有两层梅兰竹菊松栢的壁画,仍色彩如新,加上墙壁上八个对称的图案精美花雕石刻的窗户,使整个正面墙体外观,看上去极为协调美观,可谓惊艳、壮观、瑰丽之至。整体青砖到顶,且青砖上刻有字体仍呈红色的“周祠”字样,加上四周屋檐素描,更显风姿绰约。观其外形,让人点赞。屋内如何,让人期待。推开大门,让人称奇。只见一边向内延伸的八个圆柱形石柱,巍然耸立,煞是庄严厚重。三重两天井,天井宽阔,采光良好,天井两侧厅房宽大,其主壁后堂恭奉祖宗之地,高大气派,从中可见当年人丁兴旺之发达,祠堂热闹之景象,祭祖香火之盛况。
从《周氏宗谱》中得知,该祠堂号为继述堂,这是在修水县城的第二次建于古县城黄金地段。第一次该祠为三堂后裔于雍正二年于亥市之繁华鹦鹉桥建立周氏宗祠,百多年后,忽遭火灾,宗祠尽毁。无奈之下,在公敏巷置买民屋数椽,以成试馆,但因族众人繁,而地窄祠隘,难以慰先人于地下,于道光十年在遗清门内三王巷契买房屋一所,题之日“继述堂”,即为周氏一脉继志述事之意。
一附继述祠创祠序
“尝,思学记重躬裘百代之事业维新,春秋陈俎豆万世之祭祀,勿替故君子将营官室宗庙,为先我三堂后裔,雍正二年于亥市之鹦鹉桥,创立祠宇,越数十年,忽遭回禄,此时抱祭器以何之,然神灯于无所睹,兹垣颓瓦解,饮恨无穷,栋折榱崩,抱痛不已,复于州会之公敏巷,置买民屋数椽,以成试馆,虽我祖之神灵有依,而吾侪之微忱未竭,族众人繁而地窄祠隘,何以慰先人于地下,意欲改弦更张,于是登高一呼,云集响应,道光十年于遗清门内三王巷契买房屋一所,题之日“继述堂”,盖即本周家继志述事之意,以名之者也,刻桷丹楹竭百工之粉饰,左昭右穆序先祖之尊卑,堂哉皇哉,休矣美矣,兹值祠志告竣,奉诸尊长命,述其事,以纪之因不揣固陋,握不律而书其巅末”。
二附继述祠界止每年额收墙租列左
正祠宇诸围,一概砖墙后面顶上围厂,直抵胡姓铺墙脚无租,左边一抵郑姓铺,计墙租钱三十八文;二抵馨茗堂铺,计墙租钱ニ十八文;三抵林姓铺,计墙计租钱ニ十八文;四抵张姓铺,计墙租钱一十六文;五抵张姓铺,租钱一十六文;六抵界不租,七齐本姓铺,计墙租钱ニ十八文;八齐界不租;九齐查姓铺,计墙租钱二十八文;十齐本姓铺,计墙租钱ニ十八文;十一齐徐姓铺,计墙租钱五十八文;右边墙上齐钟祠,下齐易祠,前面屏屋前齐官路,后齐育婴堂,左齐易氏试馆,右齐育婴堂。
从《继述祠创祠序》和《继述祠界止每年额收墙租列左》记载中,可见当时修水周氏一族齐心合力建宗祠之举,宗祠巍峨三王巷后,巷名立改为周家巷,可见周氏一族之雄。
周氏宗祠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和文学于一体,已成为修水百姓旅游“打卡”之地,周氏后裔瞻仰祭拜之所。周氏宗祠于1986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周氏八维祠,雄立于闹市
周氏在古县城还有一栋八维公祠,由周氏八维公后裔所建,至于建在古县城什么地方,规模怎样,笔者找遍古县城每个角落,也未见到祠堂实体。不过,但可以佐证八维公祠堂原先就建在古县城的,就是古城九井之一的周家井记录和《修水姓氏志》中修水县城古祠遗址分布说明。
《修水姓氏志》中修水县城古祠遗址分布说明中记述,周八维祠古时建在现在地址为凤凰山路原税务局收费厅处。
现存于凤凰山路的周家井石碑上则记载为,周家井古为风凰山南麓一泉眼。至东汉该泉眼被拓展,唐朝中期常洲亥市(今县城)被设为县治。至清朝中期,泉井东面所建周八维祠后,周氏后裔出资,掘深拓宽垒砌该泉成井,时人称之该泉为“周家井”并沿用至今。清末同治年间,周家井誉为修水古城“九井十八巷”的“九井”之一。
虽所建地址明了,因现在周八维祠古迹已荡然无存,难寻其踪。尝不知其所建之规模。可喜的是,笔者查阅清代编修的《周氏族谱》中,从八维祠图中可看出大略构造,大门为高大雄伟的尚书第牌坊,一进两重,天井两个,左右厢房众多。
当时实体,应是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特别是八维公之后裔周期雍,在外购买回来的鹦鹉石置放在八维宗祠正中,更是让该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当属气派之宗祠。估想当时八维公祠,亦是周裔敬陈之祠,百姓浏览之景,各族羡慕之地。
不知何因,八维祠未留下寸砖半瓦,只遗存一口周家井,见证八维公祠昔日的雄伟与辉煌,甚为可惜和遗憾。
四、 周氏宾兴祠,乃八维祠演变
在《修水姓氏志》中记载,周宾兴祠位于县城城北原县人大办公楼。但笔者查阅多部周氏宗谱,得知周氏宾兴祠乃周八维祠更名而来。是由当时境内八乡本籍周三堂支派、周八维支派合族捐建,属家族型宾兴形建造。尚有《周氏宾兴祠志序》和《宾兴祠簿引》便可佐证之。
岁丙辰,奉命作仆修水,公余接见搢绅士夫,询及邑中故家大族,具人又名彰于时,著作传于后,动䣭事业,焜耀史册。朝几更而流风余韵,足令人观感而兴起者,群以周氏,对盖周氏为邑之望族,明清间若来轩南山中堂泉坡白亭太史名卿贤相,奕叶相承,其时科第之荣,品位之尊,虽今非君主无足盛称,然考其学问经济,即在共和时代,亦不失为大文学大政治家,其渊源为甚远也,况修邑山川奇特,代产名贤,山谷挺生濂溪过化,安知灵秀之气,所钟毓数百年后,复蔚萃而为人才之盛者,其不在周氏乎,周氏自宋迁修,孙文蕃衍,分三堂八维,散处各乡,而城中所谓泉坡公府第者,清同治间两族合资,购建为周氏宾兴祠,阀阅门楣,惟思式廊如近日,东西大国,分结族贵族,靡不图保世,滋大周氏宾兴之建,况本之周礼,已得乡升族师之遗意乎,第年湮代远时事,日更文献无微,圣贤不无抱憾,彼道德簪缨之胄,前代之手,泽中干文物遗器若干及后捐多置产晋主享祀,春秋致祭,与振兴族学,作养英才,诸端若无纪载,恐致中歇且虑如铜堤姻销,吴宫草埋不免同其浩欢,此宝人祠志,所由作耳,虽然天下大事,善作者未必善成,有初者鲜克有终,古与今如一坛之麦,周氏宾兴祠自有此志以成之,将见传家遗矩,不难与宝录训同,珍而卷帙,所以应偕金亟玉牒并永矣,斯志之作始终民国乙卯,终于丙辰其纲罗鬼,辑条分缕的纲举目张洵盛典也,一日,其族以志,请序予深嘉,其能眷怀先德,引进后人伫看,周氏子孙兴起未有艾也,爰缀数言于卷首,藉以申期望焉。
谨序
保准免试知事署理修水县知事古越尹 撰
民国五年十二月 吉旦
簿 引
宾兴祠簿引
事不关乎文教之大,虽为无补三代以来,庠序迭兴,皆以作养人才为务,尽国家治乱盛衰之故,由人为之不可不豫,储以匡时济世也,故欲国家得收才之用,必先培才之根,天地生人浊者,多而清者,少得一美质,往往困于所需,不废之半途,即随之末路,以有限之资,卒以有限之费扼之才难,不其然乎,纵有养气,读书十年,足用一试不遇,则阮囊竭矣,再试不遇,则范甑尘矣,至于倾家产,舍妻子,作孤注之一博,此亦士人之畸行,行世不数观,不然有不药,其所学而别谋生涯者乎,噫,可惜也,尤可叹也,州中分立乡学十有余所,广厦万间,寒士少赖其庇然,可以助膏火,未足以供考费也,吾族自唐徙宁巍科显宦代不乏人,至此而士气馁者,非才之不出,实困于用者多焉,同治九年,族人士有见于此,倡设宾兴,始则按粮取资,继则晋主轮费,约得金五千四百余缗,遂购得州治北明尚书泉坡公故第,改而新之创建,添设两旁廊屋庖辐之属毕具,外置铺店田土,岁人租百余金,以备岁科乡会各试,束修程仪花红之用差其等,杀量其出人皆酌乎中焉,自辛未倡始,乙亥兴修,一切章程,行之已十稔矣,又恐久而陨越,而编立簿书签派轮管,俾之善始全终,有利无敝,而后己慎,此以往毋踵事增华,毋因陋就简则培植之方,于是乎,在奎不才,首参末议得兴。
诸君子共事其间,幸众志之有成见,人才之日盛,其将副国家旁求之意,增宗族文明之光也,故不惮观缕书之。
优廉生鸿奎聚垣氏撰
主会薄引
我周居宁者,有二派一三堂五代,来迁者也,一八维北宋来迁者也,究其本源皆出自三堂族大人繁,迁徙时代不一,其势遂分康熙以前,犹共祠合食,未完庙灾,乃各建其祠,各奉其主矣,明季南山来轩五六公翱翔朝伫,清白亭先生兄弟父子,齐掇科第争辉两朝,为一州巨族,猗与盛矣,近代以来,家声凌替,游胶庠者,若晨星硕果,赴乡选者,从笔秃砚穿,极盛难继,至于如此,同治辛未年,倡设一姓宾兴,布启八乡如云,斯集任事诸公,一德一心,克勤克俭,而大事于是举焉,达得尚书泉坡公开府旧第,虽栋宇全非,而形胜不改,遂价购之,于是按米筹费,不足则设主派捐,阅六年,规模于焉粗定今.上三年,升主于座诸公,又为永久禋祀,按主立会,今始合族,以丞饮福受胙焉,此一举也,宗族于以收文教于培,旧府于以新,而三善备矣,自宾兴之设,游泮者,接踵联班而享祀,又复不忒吾知。
列祖鉴观之赫,必默诱其衷,而使之成人有德,小子有造也,后起者鸟得不迪光前哲乎, 然则斯会之立,不但尊祖敬宗,而实有俾于文教矣,因纪数言于首,以志其由,至于条章琐屑之词,皆略而不谈瞿俚也。
一一鸿奎聚垣氏撰
“宾兴”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郑玄注:“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矣。”“宾兴”原是周代举荐民间贤人的方式。到了科举年代,地方官或宗族宴请准备考取举人的学子,因此“宾兴”也是乡试的代称。从《周氏宾兴祠志序》和《宾兴祠簿引》等记载所知,周氏宾兴祠,实为修水周氏各地商人、学子来修城办事、经商、求学提供住宿或议事之所。此祠之前为尚书第,维修之后演变为宾兴祠,可遥想,曾高大宏伟,曾门庭若市,它是修水周姓巨贾汇集、硕学毕业之所。